雖然互聯網電視早已不是一個熱點話題,但伴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更優秀的產品仍舊是每一個用戶都所看中並青睞的。在電視行業, 以樂視、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廠商,搶得先機為自己的產品貼上了超級電視、內容生態等等標簽,頻繁的新聞曝光,潮水般的網絡評價,獲得了一大批的用戶。而老牌強勢品牌也在不遺餘力,奮力轉型,他們依靠紮實的工業製造基礎,通過不斷地與內容提供商合作突圍,呈現出更優質的電視新品。

但移動、數據、互聯這幾個名詞成為生活一部分的今天,人們對一個事物的認知以及關注度,亦是愈來愈多的依賴於周圍的海量訊息及廣告。媒體絢麗華燈的背後,市麵上的這些電視產品究竟在行業中處於什麽水準?用戶卻不得而知。與傳統的電視企業相比,它們的質量如何?用戶更是難以一探究竟。
今天我們就拿出一台樂視電視和一台海信電視,分別作為互聯網企業和老牌強勢品牌企業的代表,進行對比。當然為了排除本品牌不同型號的差異,我們僅對內容平台進行對比。所使用的影片列表取自2016年9月18日百度風雲榜電影、連續劇、綜藝排名TOP10,並於當天進行測試。
產品在線視頻資源對比——電影篇 隨著大屏化發展,電視能夠提供越來越出色的沉浸感。原本僅適合在影院觀看的電影,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各家的客廳。但是由於版權原因,最新最熱的電影還是很難出現在電視上。基本上都是電影下線很長時間之後,視頻網站擁有資源的時候,各大互聯網電視也就陸續上線。電視廠商一般也沒有什麽好的渠道能夠提早上線,所以一般關注度高的電影數量比較上一般拉不出差距。

從對比數據中可以看到,海信VIDAA聚好看所提供的電影數量同樂視電視相比,所提供的電影數量沒有太大差異,以一部《鬼拳》而略有勝出,而點播率較高的《寒戰2》也是海信占有,畢竟《樂視》僅有粵語版本,雖原汁原味,但難免會有大部分用戶聽不太懂。而幾部新的影片,兩台電視打成了平手,都是必須購買會員才能觀看。
產品在線視頻資源對比——電視劇篇 相較於電影,電視劇擁有備受用戶喜愛的演員,更加完整的劇情,以及更適合一家人圍坐消遣討論的氣氛,這些都讓電視劇成為了電視諸多內容當中真正的霸屏欄目。一台電視,其劇集內容的豐富程度直接影響了用戶對電視的直觀喜愛程度和使用程度。我們也依據百度風雲榜挑選了10部近期熱門劇集,來看看這兩款產品的實際表現。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海信與樂視在對比的結果當中也是不相上下,十部電視劇集中,海信的聚好看比樂視多了《老九門》和《麻雀》兩部影片。
但不得不提的是,樂視電視中依次將10部電視劇名稱輸入進行搜索,其中8部都顯示有聚集播放頁麵。但是注意的話可以發現,其中5部劇集的右上角都標有“全網”的字樣。


(請大家忽略上圖中樂視的花屏…真的是同樣原廠的包裝,隻是搬一次家,樂視就碎屏了……大家隻看內容就好了)
播放影片可以發現,標有“全網”的影片實際上是直接打開瀏覽器跳轉到其他視頻網站,而現在視頻網站對網頁跳轉一般都隻能夠試看2-5分鍾,對用戶而將相當於沒有資源。
產品在線視頻資源對比——綜藝篇 綜藝節目是目前用戶閑暇時間討論的熱門,諸多話題都來源於綜藝。而觀看綜藝節目的用戶分為了兩個部分,一是如電視劇般的死忠粉絲,定時定點追蹤,二則是利用閑暇碎片時間觀看的隨大潮用戶。不管是哪一個類型,對用戶來說,一部電視所擁有的綜藝欄目都應當是越全麵越好。

在綜藝內容方麵,海信與樂視在數量方麵不分伯仲,不過在內容方麵,海信的聚好看功能是聚合的愛奇藝同樣擁有自製劇節目,整體質量方麵海信更勝一籌。
而樂視電視在自製節目、自製劇的方麵更有優勢,關注度比較高的《奶奶說》和《崔神駕到》兩部綜藝節目就是樂視自製,在這方麵樂視肯定享有獨播的權利。不過同樣出現了跳轉其他視頻網站的情況,同樣記作無效。
產品在線視頻資源對比——視頻平台篇 隨著網絡大提速以及視頻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視頻平台開啟了自製內容,而各類節目和影視內容在網絡點播上也是被各家平台所瓜分,“獨播”正逐步成為了播放平台與影視內容最為常見的形式。目前國內較為主流的視頻平台主要擁有愛奇藝、優酷、騰訊以及樂視,各個平台都擁有較為多的內容,其中以愛奇藝最為豐富,播出的內容也最為全麵。

以艾瑞提供的數據為例,上半年愛奇藝日均覆蓋人數超過6000萬人,並呈現穩步增長態勢,遠超身後的對手。依附網絡點播平台而生的電視點播平台,在後續的發展中,想必其中任何一家也不敢擅自托大,說自己有能力獨自將所有熱播劇的版權都買下。
在此方麵,海信與愛奇藝及騰訊合作,集合最大視頻網站的資源,而樂視雖依托樂視影業的資源,但內容較為單一。從搜索的結果也可以看出,在綜藝和連續劇方麵,各個平台也都在進行自製,樂視這樣單獨一家平台還是難以與多家平台的聚合相抗衡的。

可以說,搭建自己的生態固然美好,但是所需的大量影視內容都需自己購買,這一切的成本企業當然不會自己承擔,最終都會轉嫁給消費者來買單。而麵對昂貴的版權,發展至今的網絡平台都隻能硬著頭皮不斷往裏麵砸錢購買。反觀諸如海信的傳統電視廠商,通過合作與主流的視頻平台達成合作,提供更加豐富的內容,也的確效果顯著。
傳統電視廠商“逆襲”互聯網生態 麵對電商的快速發展以及潮水般的線上宣傳策略,用戶往往沒有機會或真的聽信宣傳而放棄了線下實際的體驗對比。但老話說得好,貨比三家,此次兩款電視的簡單測試,我們僅僅是針對了產品在線視頻的電影,電視劇、綜藝以及各個視頻平台四個方麵進行了統計及對比。但亦可以清晰看出,前兩年興起的互聯網品牌在如今老牌強勢家電企業頻頻發力的今天,優勢已經不再顯著。

老牌強勢品牌通過強強聯合在內容體驗方麵已經足以比肩這些產品。可以說,如智能手機一樣,電視的智能特性也在逐漸成為產品本身基礎的功能, 目前任何一家主流的企業在此方麵所呈現出來的體驗都並無太多差異。
麵對眼下金九銀十的家電采購黃金季,用戶又當如何選擇?其實拋開上述這些差異已然不再明顯的內容資源以及諸多噱頭不談,電視產品本身過硬的質量,更加人性化的操控體驗,更完善的服務售後體係,或許才是家電大件產品選購時,用戶應當更多考慮的。
關注智能電視資訊網news.znds.com,任何電視資訊,盡在你的掌握!
(责任编辑:汽車)